文化传承

磐石千塘稻永久基本农田案例


文化传承: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13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就有卢城之稻。宣统二年(1910年)朝鲜族农民大批迁入磐石种水稻。1917年(民国六年),朝阳山大安屯(今朝阳山镇)朝鲜族农民首开12亩水稻。新中国成立后,磐石县人民政府鼓励水稻种植。八十年代后,大米代替玉米成为城乡人民的主食。

同时,水稻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初期,水稻播种主要是散播。1949年水稻育苗插秧只占10%,1952年达到50%,到1958年老水田全部实行育苗插秧。在育苗方法上,开始都是水床育苗,1958年后,推广湿润育苗,到1965年已经基本使用湿润育苗。在插秧形式上1952年前不分株行距。1952年开始出现片条(行距成行)和正行(行、株距都成行,当时的距离是6寸×6寸)插秧。1965年后,全部是正行插秧。同时很多地方实行9寸×3寸的大垅栽培。1965年普及塑料薄膜育苗,1975年普及大棚育苗,1985年普及大棚盘育苗。2000年之后,磐石市水稻品种逐渐趋于优质化。

为进一步传承磐石稻谷文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世界数据中心组织专家评审,评选磐石千塘稻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为“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