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磐石千塘鱼夏钓冬捕案例


文化传承:

捕鱼是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松花江流域渔业文明以其悠久的传统,丰富的内涵源远流长。在四万到七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第二松花江畔的东北先民已经开始使用简易工具进行捞取鱼虾。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松花江沿岸的肃慎(磐石在夏、商、周、秦时期为肃慎地)部落便使用鱼鳔、鱼叉、鱼钩等捕鱼工具。流域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骨制鱼钩和渔网坠等便是直接证据。渤海国时期(698-926年),东北地区的部分鱼类成为向唐朝进献的贡品。在辽金时期,渔业是王公贵族巡游活动的盛世。东北地区冬夏温差较大,水面普遍存在冰封期,因此促使了冬季捕捞渔的兴旺。冬季寒冷干燥,水面结冰,使流域内的冬捕成为一种重要的捕捞方式。契丹人很早就进行冬捕,在冰面上开凿小洞,并用诱饵钩鱼。契丹国王曾与王公大臣在第二松花江冰面上凿冰取鱼。康熙年间,山东移民开创了“梁子”冬捕法,即用柳条编成泊挡住沟口,水过鱼不过,待冬日结冰,水位下降便可捕鱼。此外,冬季还可以拉网捕鱼。捕鱼技术的改进为冬捕的盛行提供了契机,加之冬季冰面便于通行和产品易于保存,促进了冬捕文化和生活习俗在第二松花江上游的发展。 松花江流域悠久的渔猎文化的鼎盛时期是在清代。清代前期,吉林地区的渔业生产具有自然、封闭的特征。1657年,清政府在吉林市设置“打姓乌拉总管衙门”,负责名贵鱼类的捕捞作为王室贡品。清中叶,关内大批移民不断迁入吉林地区,民间捕鱼生产日益增多,并有四季捕鱼的渔业户。清代末期,随着东北封闭的渔业逐步转化为民生产业,渔业资源得以更广泛的开发,为今天吉林的渔业开发奠定了基础。据1908年的不完全统计,吉林省各地共有专业渔户494户,渔船171只,年产鱼1,862,154斤。据1913年的记载,辉发河流域的磐石、桦甸两县,年产鱼1.2万余斤。近代化的渔业公司模式促进了渔业捕捞量的提升,流域内各地纷纷建立渔业公司。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代,磐石市利用自然泡沼河和小水库水面发展渔业养殖,磐石镇公社还曾尝试稻田培育鱼种。20世纪50年代末期,吉林省开始鲢、鳙、鲤等鱼类的人工繁殖研究,1966年技术攻关成功。磐石县驿马公社于1968年在一座小水库放养42万尾鱼苗,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为进一步传承磐石渔猎文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世界数据中心组织专家评审,评选磐石千塘鱼夏钓冬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为“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所长为该案例题字“磐石千塘鱼”(图1),并拟推动“磐石冬捕文化节”的创立。这些举措将磐石渔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图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所长为“磐石千塘鱼”案例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