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磐石大榛子富太镇低山丘陵案例


文化传承:

榛果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即有大量榛子果壳,足见已有五六千年的利用历史[1,2]。在我国古代历朝本草经中,也有丰富的榛果利用和栽种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称榛“仁‘气味’甘,平,无毒”;“主治:益气力,宽肠胃,令人不饥,健行。止饥,调中开胃,甚验”[3]。关于其生境条件,李氏认为“生辽东山谷。树高丈许,子如小栗,军行食之当粮。……关中鄜坊甚多”。郑玄注释《礼记》时,从字形上看“榛从秦”,以此说明榛与陕西(秦)的密切关系,可见其在辽东和中国中部地区均有广泛栽种。清朝状元出身的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中均详细记述了“榛”[4,5],再次强调“辽东、上党皆饶”,并根据丰润县志资料认为其境内“念经峪山在县东北,多产榛,岁可产百石,远近居民,咸取利焉”。历史上东北和华北也是榛的重要分布中心[6]。

榛还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席间唱和与互相馈赠的佳品,历代文学作品对其也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述。非常有趣的是,吴氏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指出,《庄子》所论“狙公赋芧,朝三而暮四,众狙皆起怒”。其中,“芧”即榛子,这也说明榛在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特别提到,榛即是“山有榛之榛,枝叶似栗树,子似橡子,味似栗,枝茎可以为烛”,除谓浑身是宝外,重点是说榛子早在《诗经·邶风·简兮》中即有“山有榛,隰有苓”的吟咏。此后,唐朝诗人柳宗元道:“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构法华寺西亭》),韦应物有“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的诗句(《登楼寄王卿》);宋朝梅尧臣诗曰:“远火生樵舍,荒榛乱野蹊”(《山中夜行》);而司马光用《席上赋得榛》来赞美榛子:“微物生山泽,萧条荆棘邻。何人掇秋实,此日待嘉宾。虽无木桃赠,投此寄情亲”。明朝诗人李东阳为感谢朋友惠赠榛子还专门赋诗一首《谢萧文明惠榛子》。从地名史上看,富太镇名称来源于富太河,而该河河名则源自满语“佛多和”或“富尔哈”[7]。前者汉语意为柳树,后者是杨树。由于吉林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这些信息在《嘉庆重修一统志》和乾隆朝的《钦定盛京通志》中均有体现。无论是杨树还是柳树,都说明在历史上该地生态环境优良,都是草木丰茂之地。

[1] 靳桂云. 中国史前居民的食物结构[J]. 中原文物, 1995(4): 49-53, 61.
[2]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二)[J]. 考古, 1972(5): 56–58.
[3]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校点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
[4] 清·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
[5] 清·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
[6] 高明乾. 植物古汉名图考[M].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6.
[7] 金美. 满语地名的语义特征[J]. 民族语文, 2002(5):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