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集(库)目录

出版期刊|区域分类

数据详情

基诺攸乐茶热带山地古茶园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数据集


康蕾1陆家杰2刘怀鑫3杨逢渤4田阡5李嘉欣6周红杰7薛晓霆8玉坎嫩9孔震10曾松11白思琴12杰布鲁13梁明毓14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102 河北地质大学,石家庄0500313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4300684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7175 云南民族大学,昆明6505046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7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6500008 周红杰名师工作室,昆明6500009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局,西双版纳66610210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气象局,西双版纳66619911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人民政府,西双版纳66610712 云南省西双版纳攸乐人拉嚓拉收农业专业合作社,西双版纳66610713 景洪基诺啊耄唑咪茶叶初制所,西双版纳66610714 北京梁明毓琉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北京100055

DOI:10.3974/geodb.2025.05.09.V1

出版时间:2025年5月

网页浏览次数:124       数据下载次数:2      
数据下载量:176.14 MB      数据DOI引用次数:

关键词:

基诺攸乐,古茶园,地标生境,基诺族,案例24

摘要:

基诺攸乐茶热带山地古茶园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攸乐村。该村村寨是基诺山古茶树资源最丰富、古茶树分布最广泛、古茶产量最高的村寨。据县志记载,攸乐产茶有1700多年历史。目前攸乐古茶园大多数茶树树龄超过百年,300多年树龄的茶树不在少数。案例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带,65%以上的区域海拔在1000-1700 m之间;全年阳光充足,年均日照时数约1966.2 h;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800-1200 mm;土壤为酸性红壤,其pH值为4.3-5.2;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14.79 g/kg;植被覆盖度高,NDVI均值集中于0.85上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赋予了基诺攸乐茶独特的香气与口感。茶叶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基诺攸乐茶品质卓越,水浸出物含量达46.3%,远超国标35%下限,茶汤醇厚饱满;232项农残及安全指标全部未检出,安全性达国际标准;感官评测表明本茶叶在香气丰富度、口感醇厚度和品饮层次感方面表现优越。足见该茶叶集稀缺性、独特性和高品质于一身。基诺攸乐茶热带山地古茶园案例数据集内容包括:(1)案例区界线数据;(2)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利用、水、土壤等);(3)基诺攸乐茶产品特性数据;(4)茶叶产品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经营管理特点等四大类数据,本数据集存储为.shp、.tif、.xlsx、.docx和.jpg格式,由109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163 MB(压缩为1个文件,88 MB)。

基金项目: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人民政府(2024)

数据引用方式:

康蕾, 陆家杰, 刘怀鑫, 杨逢渤, 田阡, 李嘉欣, 周红杰, 薛晓霆, 玉坎嫩, 孔震, 曾松, 白思琴, 杰布鲁, 梁明毓. 基诺攸乐茶热带山地古茶园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数据集[J/DB/OL].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 2025.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5.05.09.V1.

参考文献:

[1] 尧寺. 攸乐山与普洱贡茶[J]. 中国地名, 2016(1): 65-67.
     [2] 景洪市人民政府. 2023年景洪市基本概况[EB/OL]. (2024-02-22) https://www.jhs.gov.cn/226.news.detail.dhtml?news_id=123948.
     [3] 许腾升. 仓储中负氧离子对普洱生茶品质的影响研究[D]. 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 2016年.
     [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生活饮用水标准(GB 5749—2022)[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21.
     [6] 生态环境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S].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2018.
     [7] 段凤敏, 孙力元, 魏用林. 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标准的分析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8, 46(3): 173-177, 182.
     [8] 杨鸿波, 谭红, 谢锋等. 茶叶检测项目及限量标准的研究[J]. 贵州科学, 2008(2): 94-96.
     [9] 孙玉雪.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GB/T 22111—2008)[J]. 云南农业, 2009(11): 58.
     [10] 康燕妮, 邱晓燕, 李宝珠等. 对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修订建议[J]. 标准科学, 2020(8): 95-98.
     [11] 伊万娟, 李小雁, 李岳坦. 云南普洱茶产地土壤理化性状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1): 80-84.
     [12] 姜东华, 罗悦萌, 杨喆涵等. 云南省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质量分析[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39(6): 128-134.
     [13] 何美霞, 杨婕, 朱雨田等. 我国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指标现状及建议[J]. 食品安全导刊, 2024, 39(6): 128-134.
     [14] 宛晓春. 茶叶生物化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三版, 2003.
     [15] 杨毅坚, 尚卫琼, 李友勇等. 云南景洪市普洱古茶树茶叶生化指标分析与特异资源筛选[J]. 西北农业学报, 2017, 26(3): 448-454.
     [16] Yu, P., Yeo, A., Low, M., et al. Identifying key non-volatile compounds in ready-to-drink green tea and their impact on taste profile [J]. Food Chemistry, 2014, 155: 9-16.
     [17] Kim, M., Son, H., Kim, Y., et al. Umami-bitter interactions: The suppression of bitterness by umami peptides via human bitter taste receptor [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5, 456(2): 586-590.
     [18] Zhang, R. J., Lu, W. H., Yao, Y., et al. Metabolomics analysis of the 3D L-02 cell cultures revealing the key role of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in ameliorating hepatotoxicity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2, 806: 150438.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基诺族概况[EB/OL]. https://www.neac.gov.cn/seac/ztzl/jnz/gk.shtml.
     [20] 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23776—2018)[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2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编. 西双版纳州茶志[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12月.
     

数据下载:

序号 数据名 数据大小 操作
1 JinuoYouleTeaCase24.rar 90182.42KB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
协办单位
CODATA发展中国家任务组    肯尼亚JKUAT大学    数字化林超地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