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Sheng, S. Q., Song, W., Lian, H., et al. Review of urban land management based on Bibliometrics [J]. Land, 2022, 11(11): 1968-1968.
     [2] 黄春林, 孙中昶, 蒋会平等. 地球大数据助力“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目标实现:进展与挑战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8): 914-922.
     [3] 刘闯, 郭华东, 吕婷婷等. 海地地震(2010)遥感分析速报联合国数据集的研发 [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17, 1(2): 196-202.
     [4] 吕婷婷, 刘闯, 赵晋陵等. 海地2010年地震在弗洛斯河流域引发滑坡位置与类型数据集 [J].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17, 1(2): 188-195.
     [5] 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 统筹推动应急避难场所高质量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安全保障 [J]. 中国减灾, 2024 (13): 8-11.
     [6] 尤笛, 王世新, 王福涛等. 基于AHP-EWM多目标决策模型的北京应急避难场所承载力评价 [J]. 遥感学报, 2024, 28(9): 2276-2292.
     [7] 高令军, 杨林. 北京:提高城市韧性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J]. 中国减灾, 2024 (13): 16-17.
     [8] 张军, 李理. 以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助推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 [J]. 求知, 2024 (9): 34-36.
     [9] 北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EB/OL]. (2024-05-15) [2024-11-05]. https://yjglj.beijing.gov.cn/.
     [10] 高德地图开放平台服务协议[EB/OL]. (2024-10-21) [2024-11-05]. https://developer.amap.com/product/smart-address.
     [11] 高令军. 北京: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升城市抵御风险能力 [J]. 中国减灾, 2022 (19): 44-47.
     [12]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EB/OL]. ( 2022-02-17) [2024-11-05].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gfxwj/202202/t20220219_2612916.html.